觀之無形
卻問之有答。
這是2024.4.6,今年重新續修法供養功德的慧心,
示範入性明心時,所說出的兩句修《普賢十願》之八,
這常隨佛學的關鍵法語。
由於佛的法身,這門觀之無形的,生命美學,
從印度傳入東土約兩千年。並無佛教徒真正地和佛的法身,
這空性對話詳談,了解認識諸佛以及所有一切眾生,
這觀之無形,卻問之有答的,又名你我他的真如本心,
這宇宙人生的本體空性。
諸位同學,卻問之有答,解決了人類對宇宙人生本體認識的高度困難。
可是,觀之無形,卻不是用任何現代以及未來科技器具,就能見得到的。
方法錯誤,徒勞無功,浪費人力,財力,和您的青春罷了。
市井小女子慧心等,數以千計,她們是如何不借用任何人為的器具,
包括佛教的木魚,轉經輪,香等,如是乃至三步一拜的朝聖。
改用小萍同學耳聞所得之,「重慮緣真」這妙筏。
這如,對任何一物,念你是我,我是你,
這《華嚴經》所明示之,萬物一體的表述語。
這也是佛教本師釋迦牟尼佛,愛世人,
現身金口告訴現代如來禪子的,觀空一切之關鍵法語!
所以者何?
這是因為,任何一個生命,有情無情皆然,
都是宇宙的奇妙創作!
生而本具,法身空。諸圓滿報身,即十方諸佛淨土。
以及天地萬物,這些應化之身的。
佛名其曰,法報應,這三身一體皆已身的宇宙人生真相。
因此,只要起念和任何一物合一同體成功,
也就物隱空現,而觀之無形了嘛。
諸位同學,這在《金剛經》中,佛名其曰:
應該修禪定度,當你妳得定,入無所可住的,
大空三昧之時,不可住空而不生其心。
這是阿羅漢的偏空涅槃,非大乘佛法的而生其心,
問之有答的空生妙音,教化於你妳了。
原經文是: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江老味農居士,未見其妙,不知現之無形,
卻問之有答,這實相般若之啟用。
從此便可落實《普賢十願》之八的,
這常隨法身佛學了嘛。
常隨諸佛淨土裡有相的圓滿報身佛學,亦復如是。
若不啟用般若妙智,也是佛人永隔,
無法跟西方三聖通聯,繼續在人間,接受佛師的教誨的。
於是,倒駕再來助本師推動祂的,
末法度眾大計,也就因隔陰之迷所困,
如同凡人,無能為力了嘛。
諸位同學,佛教本師釋迦佛陀的人間末法法運一萬年,
這困局之如何突破。靠的就是《普賢十願》之的常隨佛學,
或曰隔界的如是我聞,這一筏了。
透過般若的妙用之一天耳,佛法界便可將諸佛本性,
一佛乘佛法下傳人間了嘛。
又由於佛教界受傳統佛教知見的限制,
一時難以接受《法華經》所言,
唯有一佛乘,無二乘亦無三乘法。
所以,第一代鑽研這唯一佛乘之法者,多是業餘的靈修人士。
身為沙門,參與較早者唯了悟師一人。
她是專教人証三身的,專業禪師。
餘皆由在家的靈修者,擔任空橋一職,
引導隔陰之迷未破的,從華藏世界,
或西方極樂世界等,下凡來取法報應,
這三身一體皆已身的,佛派再來者。
助他們不致迷失於滾滾紅塵,
白來人間一趟,沒親証十界三身以離苦。
這也是諸如來禪子,自許的人間法務了。
願助本師一臂之力,推動祂的末法度眾大計,
轉末法成正法!
深入教材的子芸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
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
即為親證。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開啟慧眼見佛,必清淨六根,依法而見,見法即見如來。
持名念佛,願意捨棄娑婆東土,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佛國。